pbx指标使用技巧(pbx指标)

2023-03-28 14:28:51
★股票学习网★ > 股票新手入门 > pbx指标使用技巧(pbx指标)

  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指标,首先我们应先了解这些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指标不同,其设计原理也不同,所适用的范围自然不同。有的指标主要用于分析趋势运行,也有的指标用于短线波段交易,还有一些指标则有助于我们把握主力行为。因而,我们首先应了解技术指标的分类方法及每一类指标的具体功能。一般来说,技术指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种类:趋势型指标、能量类指标、摆动类指标、成交量类指标、大盘类指标。下面就来分别看看这几类指标。

  

一、趋势型指标

  “趋势”是金融市场运行中存在的每一笔交易一种客观规律,不了解趋势,我们的就难以做到收放自如,也将失去明确的方向性。那么,什么是趋势呢?所谓的趋势,就是指价格运行的总体方向,依据方向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股市中的趋势分为三种,即上升趋势、下跌趋势、横盘震荡趋势。趋势的基本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持续力度大,一旦基本趋势的方向确立,价格就会沿这一趋势持续运行,直到趋势遇到外来因素破坏而改变为止。了解当前的趋势运行情况至关重要,趋势型指标正是帮助我们识别股市及个股当前运行趋势的。趋势型指标,在股票软件中也称为趋向类指标,是以移动平均线为基础,移动平均线的原理是通过反映市场平均持仓成本的变化情况进而反映趋势的运行情况。由于趋势持续时间长,且不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因而,反映趋势运行情况的趋势型指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是中长线投资战研判趋势状态、做出买卖决策的理想工具。趋势型指标主要包括:移动平均线(MA)、指数异地平滑平均线(MACD)、瀑布线(PBX)、宝塔线(TWRF)、趋向指标(DMI)、动量指标(MTM)等。

  

二、超买超卖型指标(反趋向指标)

  超买超卖型指标也称为反趋向指标,有的股票软件中将其称为摆动类指标。超买超卖型指标属于短线指标,它是以概率统计理论中的正态分布假设为基础,统计学认为事物在短期的变化过程中,总有向“平衡位置”靠拢的倾向。基本这一思想,超买超卖型指标通过考察某一段时间内股价变动范围以此来找出“平衡位置”,虽然所考察的时间长度相同,但随着时间的不断前行,所考察的时间段也在不断推进,因而,“平衡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找到平衡位置后,再通过研判所考察时段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偏离平衡位置的情况,进而指标市场当日是处于超买状态还是超卖状态?

  一般情况下,超买超卖型指标较为灵敏,能够迅速地反映股价的变化情况,但也容易发出错误信号。这类指标主要用于盘整震荡行情中,此时,它们可以较好地提前预示价格在波动过程中的高点与低点,但是在典型的升势或跌势中,这类指标则会往往出现钝化,指标的金叉、死叉并不能简单地作为买卖信号。为了消除虚假信号的干扰,在实盘操作中,我们可以结合趋势型指标综合运用。例如:随机摆动指标与指数异同平滑平均线macd就是一对最佳组合。超买超卖型指标主要包括:随机摆动指标(KDJ)、乖离率(BIAS)威廉指标W%R、顺势指标CCI、相对强弱指标RSI等。

  

三、能量型指标

  虽然个股的走向直接反映在个股的价格波动中,但是促使股价波动的内因却是买卖盘的强弱力度,能量类指标通过某种方法来研判市场买盘与卖盘的力度大小,以此作为着手点来预示价格的走势。能量类指标的设计原理很独到,以“能量”为核心,当股市或个股的上涨能量强于下跌能量时,这是价格走势上涨的信号;反之,当股市或个股的下跌能量强于上涨能量时,这是价格走势下跌的信号。当然,不同的能量指标有不同的“能量”设计方法,在学习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这些指标是如何阐述“能量”的。能量类指标主要包括:情绪指标(ARBR)、中间意愿指标(CR)、心里线(PSY)、容量比率指标(VR)等。

  

四、成交量型指标

  “价、量、时、空”是技术分析的四大要素,成交量排在第二位,它的作用可见一斑。成交量型指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纯粹的成交量指标,这类指标只考虑成交量的变化;另一类则是量价指标,这类指标既考虑成交量的变化,也考虑股价的走势。成交量类指标主要包括:成交量(VOL)、均量线(MAVOL)、指数异同平滑平均线(VMACD)、量相对强弱指标(VRSI)、每笔均量(MBSS)等。

  成交量VOL,也就是我们在价格走势图下面的成交量柱形图。实盘中,借助于成交量柱形的变化方式,例如,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放大的形式如何,等等,再结合同期的价格走势,这就是所谓的量价配合。每一种量价配合形态都蕴含了相应的市场含义,是我们把握价格走向的关键。如果有机会,将从分时图、日K线图这两个角度来讲解量价配合,分时图中量价配合可以为我们揭示盘口中的买卖点,提示次日及随后几日的涨跌概率;日K线图上的量价配合则能为我们明晰趋势,找准股价波动中的高低点,也能为我们捕获黑马提供重要线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笔均量指标,它与其他的成交量指标设计原理完全不同,是专门用于分析主力市场行为的,非常重要。(这部分有机会也会讲讲)欢迎交流学习,微信号:Gannxy

  

五、大盘型指标

  前面的各类技术指标,一般来讲,它们都是既适用于研判大盘,也适用于分析个股的。但是,大盘类指标则不同,大盘类指标仅适用于分析大盘走势。在盘类指标中,很多参数都是关乎股市的统计性数据,如上涨的股票数量、下跌的股票数量,这也注定了大盘类指标只能用于分析大盘运行情况。大盘指标主要包括:A/D上涨家数对比、ADR涨跌比率、ADL腾落指数、ABI绝对广量指标、MCL麦克连指标、ARMS阿姆氏指标、OBOS超买超卖指标、MSI麦氏综合指标、STIX指数平滑广量交易指标等。

  

六、如何学习指标

  每一种技术指标都有它的设计原理,每一种技术指标也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计算公式、买卖方法。在学习具体的指标时,我们指标的设计原理及买卖方法是我们应重点学习的内容,特别是指标的买卖方法。理解指标的设计原理,我们在使用指标时就会有着更深一层的感悟,也有利于在实践中摸索出更多、更好的指标买卖方法。

  掌握指标的买卖方法则属实战性的内容,我们学习指标,就是为了将其运用于实战之中,希望指标能让我们进一步提高交易成功率,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单纯依据指标买卖信号而展开操作,那么,交易成功率可以超过50%;如果我们还能综合其他方面的技术知识,如量价分析、主力分析等,或者是综合运用多种指标,则成功的概率可以远超50%,以综合性的方法来运用每一种指标,这也是我们适用指标应牢记的一点。

  除此之外,像指标的计算公式,对我们来说,意义不是很大,毕竟,我们主要是学习指标,而不是要去设计新的指标或者是修改现有的指标,有一些指标的计算公式较为简单,也有一些指标的公式较为复杂,但计算公式只是指标市场原理的一种数学化表达方式,只要我们明晰指标的市场原理,就没有必要再去深究它的计算公式了。

  

1.两化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含义是: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融合;二是指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的融合;三是指虚拟经济与工业实体经济融合;四是指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IT设备与工业装备的融合。2次

2.信息化与信息系统

(1)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高速度,大容量;集成化和平台化、智能化、虚拟计算、通信技术、遥感和传感技术、移动智能终端、以人为本信息安全。考2次

(2)信息化: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程序员、工程师、项目经理、质量管控人员。题考查信息的质量属性。

(3)信息的质量属性:

Ø 完整性:输入和传输的过程,不被非法授权修改和破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Ø 可靠性:信息与预期行为一致的特性。

Ø 可验证性:对自己的动作和做出的决定负责的一种特性。

Ø 保密性:信息不能被未授权的个人、实体或者过程利用或知悉的特性。

(4)大型信息系统: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规模庞大、分布广阔,采用多级网络结构,跨越多个安全域,处理海量的,复杂且形式多样的数据,提供多种类型应用的大系统。

3.网络存储技术:DAS NAS SAN

l DAS:很难扩展,存储容量的升级是瓶颈

  

l NAS:通过网络访问,仅提供文件系统功能,存储功能完全独立于网络中的主服务器,主要用NFS和CIFS来进行访问,即插即用。

  

l SAN:通过专用交换机将磁盘阵列与服务器连接起来,没有采用文件共享存取,采用块级别存储。根据数据传输过程采用协议,分FC SAN IPSAN IBSAN。

  

n FC SAN成本和复杂性高,需要每个服务器有FC适配器、专用FC交换机和独立的布线基础架构;

  

n IP SAN 数据块级别存储,设备成本低,配置简单;

  

n IB SAN是一种交换结构I/O技术,通过一套中心机构(IB交换机)在远程存储器、网络及服务器等设备间建立一个单一连接链路,提高系统性能、可靠性和有效性,缓解各硬件设备之间数据流量拥塞。

  

4.新一代信息技术

(1)区块链技术的模型: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

(2)数据仓库技术:体系结构包括数据源、数据存储与管理、OLAP服务器、前端工具。OLAP与OLTP:OLTP是执行基本日常的事务处理,比如数据库记录的增删查改;OLAP是数据仓库系统的主要应用,支持复杂的分析操作,侧重决策支持,且提供直观易懂的查询结果。典型的应用就是复杂的动态的报表系统。

(3)大数据的特点,5个V,Volume(大量)、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locity (高速)和Veracity(真实性)来概括大数据的特征。

(4)区块链

ü 特点: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

ü 模型: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

l 数据层:封装了底层数据区块的链式结构,以及非对称公私钥数据加密技术和时间戳等技术。

  

l 网络层:包括P2P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等。

  

l 共识层:各类共识机制算法,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共识机制算法:工作量证明机制(PoW,Proof of Work)、权益证明机制(PoS,Proof ofStake)、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PoS,Delegated ProofofStake)等。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是构建区块链技术的必要元素。

  

l 激励层,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来,包括经济激励的发行机制和分配机制等,主要出现在公有链当中。在公有链中必须激励遵守规则参与记账的节点;在私有链当中则不一定需要进行激励,因为参与记账的节点往往是在链外完成了博弈,通过强制力或自愿来要求参与记账。

  

l 合约层,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可编程特性的基础。比特币本身就具有简单脚本的编写功能,而以太坊极大的强化了编程语言协议,理论上可以编写实现任何功能的应用。

  

l 应用层,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比如搭建在以太坊上的各类区块链应用即部署在应用层,而未来的可编程金融和可编程社会也将会是搭建在应用层。

  

5.网络技术

(1) 网络规划分为规划、设计与实施三个阶段;网络设计原则:规划可扩展、性能可扩展

(2) 网络设计分层设计: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系列运用到路由器接口的指令列表,路由根据ACL中指定的条件对经过路由器接口的数据包进行检查,主要发生在路由器和汇聚层设备中。

l 核心层——高速转发通信,更高可靠性、性能和吞吐量

l 汇聚层——访问策略控制,数据包处理,过滤寻址,及其他数据处理,与接入层相比,更少接口和更高交换速率。

l 接入层——提供用户到网络的接入,负责用户设备接入,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低成本高密度。

(3) 网络接入:

① 有线:PSTN ISDN ADSL FFTx+LAN HFC;

② 无线包括GPRS、3/4/5G,无线电波、WiFi和4G

(4) 网络标准协议

l 802.11协议簇:无线局域网络制定的标准;

n IEEE802.3 以太网;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CSMA/CD)及物理层技术规范。以太网的帧是数据链路层的封装,网络层的数据包被加上帧头和帧尾成为可以被数据链路层识别的数据帧(成帧)。虽然帧头和帧尾所用的字节数是固定不变的,但被封装的数据包大小的不同,以太网的长度也在变化,其范围是64~1518字节(不算8字节的前导字)

n IEEE802.4 令牌总线;

n IEEE802.5 令牌环网;

n 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WLAN)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物理层技术规范;WI-FI使用了802.11的媒体访问数据链路层(DLL)和物理层(PHY),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起来称其为网络接口层。

6.OSI模型:OSI安全体系结构:五类安全服务,认证(鉴别)服务、访问控制服务、数据保密性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和抗否认性服务。

l 物理层:最低层或第一层,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RS232 V.35 RJ-45 FDDI

l 数据链路层:第二层,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递。 802.3/.2 HDLC PPP ATM

l 网络层: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有IP、ICMP、IGMP IPX ARP和RARP。

l 传输层:负责分割、组合数据,实现端到端的逻辑连接,流量控制。TCP UDP SPX

l 会话层: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RPC SQL NFS

l 表示层: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解密。JPEG ASCII GIF DES MPEG

l 应用层: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TFTP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个用来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进行简单文件传输的协议,提供不复杂、开销不大的文件传输服务。端口号为69。HTTP Telnet FTP SMTP


  

(1)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OSI/RM),从下往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7层结构。SNMP是在UDP协议之上的异步请求/响应协议


  

(2) TCP/IP,一组用于实现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分为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l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所需要服务,FTP、Telnet、DNS、SMTP等

l 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证数据包的顺序传送及数据的完整性,分为: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n TCP协议,可靠的、三次握手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n UDP协议,不保证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l 网际互联层,对应OSI的网络层,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主机的寻址,路由。协议:网际协议(I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和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IP协议提供的是一个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递服务

n ICMP

l 网络接入层(即主机-网络层),即主机-网络层,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对应,负责监视数据在主机和网络之间的交换。地址协议(ARP)工作在此层,即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7.数据库管理系统:

8.中间件: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之间,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与操作系统、数据库关系系统称为“三套车”。

Ø 底层型中间件:JVM CRL ACE JDBC ODBC

Ø 通用型中间件:CORBA J2EE MOM COM

Ø 集成型中间件:WorkFlow EAI

CORBA:系统底层传输层的集成;消息中间件完成不同系统的消息传递;J2EE完成不同硬件和操作系统的集成

  

9.软件需求

(1)需求基线:已承诺在特定版本实现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集合。

(2)需求分类:

①业务需求:高层次,投资人、购买产品的客户,使用前景和范围文档来记录业务需求;

②用户需求:用户的目标,或用户要求系统必须能完成的任务。

③功能需求:在产品中实现的软件功能,用户利用这些功能来完成任务,满足业务需求。

④系统需求:多个子系统的产品(即系统)的顶级需求。

(3)需求工程活动:收集与获取需求、需求分析、定义需求(编写需求说明书)、及需求验证四个阶段。其中:需求分析又包括需求提出、需求描述及需求评审三个阶段。

① 需求获取:访谈、问卷、采样、情节串联版、联合需求计划

② 需求分析: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等,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发现系统的边界;并详细描述出系统需求;

1) SA方法进行需求分析,建立的模型核心是数据字典,E-R 数据模型 STD状态转换图为行为模型;DFD数据流图为功能模型;

2) 需求评审:需求规格说明和初步的用户手册,确保需求无二义、完整、一致、可测试、确定性、可跟踪、正确性、必要性,使用户、设计人员对需求的理解达成一致。

③ 需求验证:需求确认,通过需求评审和需求测试来进行验证

④ QFD质量功能部署:常规需求、期望需求、意外需求

⑤ SRS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开发活动的产物,包括:范围、引用文件、需求、合规性规定、需求可追踪性、尚未解决问题、注解、附录

10.UML:建模语言,构造块、规则和公共机制。

14.1 UML中的关系

Ø 依赖:一个事物发生会影响另一个事物,虚线箭头,箭头指向被使用者

  

Ø 泛化:一般和特殊,特殊可代替一般,实线空心三角箭头,指向父类

  

Ø 关联:一组对象之间连接的结构关系,实线箭头,双向箭头或无箭头

  

Ø 实现:类指定由另一类保证执行的契约,封闭空箭头的虚线,箭头指向接口

  

14.2 UML2.0中的图

Ø 类图(class diagram):一组类、接口、协作和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图,静态设计视图,活动类的类图给出了系统的静态进程视图。显示信息结构,同时描述系统行为。

  

Ø 对象图(object diagram):一组对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事物实例的静态快照。和类图一样,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或静态进程视图,但它们是从真实案例或原型案例的角度建立的

  

Ø 构件图:一个封装的类和它的接口、端口,以及由内嵌的构件和连接件构成的内部结构,用于表示系统的静态设计实现视图。对于由小的部件构建大的系统来说,构件图是很重要的。构件图是类图的变体

  

Ø 组合结构图:结构化类内部的结构,包括结构化类与系统其余部分的交互点

  

Ø 用例图 一组用例、参与者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系统静态用例图,是最基本的需求分析模型 外部执行者(Actor)所理解的系统功能

  

Ø 顺序图:交互图,一组对象及他们之间可能发送消息构成。系统的动态视图,强调消息的时间次序

  

Ø 通信图:交互图,强调收发消息的对象或参与者的结构组织。顺序图强调时序,通信图强调对象之间的结构(关系)

  

Ø 定时图,交互图,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角色的实际时间,而不仅关心消息的相对顺序

  

Ø 状态图,一个状态机,它由状态、转移、事件和活动组成,对象的动态视图。它对于接口、类或协作的行为建模尤为重要,而且它强调事件导致的对象行为,这非常有助于对反应式系统建模

  

Ø 活动图 将进程或其他计算机结构展示为计算机内部一步步的控制流和数据流,系统的动态视图,强调对象间的控制流程

  

Ø 部署图:对运行时的处理节点及其在其中生存的构建的配置,静态部署图。

  

Ø 制品图 :计算机中一个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文件、数据库合类似的物理比特集合,与部署图一起使用,给出他们实现的类和构件

  

Ø 包图:由模型本身分解而成的组织单元,及他们之间依赖关系。

  

Ø 交互概览图:活动图和顺序图的混合物。

  

14.3 UML2.0视图,它是用来描述某一个抽象层上对系统的一个抽象的表示。

l 逻辑视图,称为设计视图,它表示了设计模型中在架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即类、子系统、包和用例实现的子集。

  

l 进程视图,是可执行线程和进程作为活动类的建模,逻辑视图的一次执行实例,描述了并发与同步结构。

  

l 实现视图,对组成基于系统的物理代码的文件和构件进行建模。

  

l 用例视图,需求分析模型,最基本.

  

l 部署视图:把构件部署到一组物理节点上,表示软件到硬件的映射;

  

11.面向对象分析:OOA做什么,OOD怎么做,面向对象分析核心是建立用例模型和分析模型。用例模型的构建经历4个过程:识别参与者、合并需求获得用例、细化用例描述和调整用例模型,期三个必需。

12.类之间的关系

13.虚线箭头指向依赖;实线箭头指向关联;虚线三角指向接口;实线三角指向父类;空心菱形能分离而独立存在,是聚合;实心菱形精密关联不可分,是组合;

14.软件架构风格分为5大类:图片

l 数据流:批处理、管道/过滤器。

l 调用/返回:主/子程序、数据抽象 面向对象、层次结构

l 独立构件:进程通信、事件驱动

l 虚拟机风格:解释器、基于规则的系统

l 仓库风格:数据库、黑板

l 其他:特定领域软件体系结构、状态转移、分布式处理、REST。其中分布式有C/S、B/S、CORBA、DCOM和EJB等。

15.架构评估:关注质量,基于问卷(检查表)、基于场景、基于度量的方式。

16.软件设计:

Ø 结构化设计:自顶向下、逐步求精;以SRS与SA

17.设计模式:解决方案、效果、实例代码和相关设计模式等基本要素

l 处理范围,类模式和对象模式

l 目的用途,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18.移动互联网的特点:①重视对传感技术的应用;②有效地实现人与人的连接;③浏览器竞争及孤岛问题突出。移动互联网不是传统桌面互联网的简单复制和移植,而是传统互联网的延伸和补充

19.企业系统规划BSP:常用矩阵方法

l 过程/组织矩阵:在定义业务过程的的步骤产生,表达的是企业的业务过程与企业组织机构的关系

l 实体/数据类矩阵:在定义数据类的步骤产生,表达的是数据类与实体、数据类与实体相关类型的关系

l 功能/数据类矩阵:在定义数据类的步骤产生,表达的是企业流程中各项功能与相应数据类的产生与使用关系

20.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可以分为4个阶段:立项、 开发、运维、消亡。开发阶段又可分为总体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和系统验收阶段。总体规划向系统分析阶段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分析阶段提交系统方案说明书;系统设计阶段提交系统设计说明书;一般来说总体规划工作量占9%,系统分析占15%,系统设计占20%,系统实施占50% ,运行和评价占6%。

l 系统规划:对组织的环境、目标及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包括信息系统开发目标、总体结构、 管理流程、实施计划、技术规范,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l 系统分析: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内容包括组织结构及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和数据流程分析及系统初步方案

l 系统设计: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内容包括系 统架构设计、数据设计、处理流程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安全控制方案设计、系统组织和队伍设计及系统管理流程设计

l 系统实施:系统实施阶段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

l 系统运行和维护:系统投入运行后,需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情况,根据一定规则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21.面向对象特性:多态 继承 封装

l 继承:子类自动共享父类之间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l 多态:可以理解为事物存在的多种体现形式(父类类型的变量引用指向子类类型的对象)。

22.消息是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规格说明。一般它由三部分组成:接收消息的对象、消息名及实际变元。

23.接口就是对操作规范的说明

24.软件测试类型

l 确认测试:验证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需求一致。

25.类模式处理类和子类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通过继承建立,在编译时刻被确定下来,属于静态关系;对象模式处理对象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在运行时刻变化,更具动态性。

26.干系人管理:受项目影响和影响项目的个人或组织,可能赢得更多的资源,启动阶段影响最大,随着项目的进行逐渐减弱

27.云资源类型

l SaaS:提供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消费者不需要管理或控制云计算基础设施,如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等等。

l PaaS:提供开发语言和工具开发的或收购的应用程序,不需要管理或控制底层的云基础设施,如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等,但能控制部署的应用程序,也可能控制运行应用程序的托管环境配置。

l IaaS: 提供设施,如处理、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用户能够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消费者不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但能控制操作系统的选择、储存空间、部署的应用,也有可能获得有限制的网络组件(例如,防火墙,负载均衡器等)的控制。

l CaaS通讯即服务。CaaS是将传统电信的能力如消息、语音、视频、会议、通信协同等封装成API或者SDK通过互联网对外开放,提供给第三方使用,将电信能力真正作为服务对外提供。E

28.智能特点:感知能力:感知外部世界、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记忆和思维能力,即能够存储感知到的外部信息及由思维产生的知识,同时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联想、决策;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即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学习积累知识,使自己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四是具有行为决策能力,即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形成决策并传达相应的信息。

29.面向对象方法

ü 优点:符合人类思维,易于理解;模块化,复用性好

ü 基本任务,把面向对象分析模型转化为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型,包括任务:设计用例实现方案、设计技术支撑设施、设计用户界面、精化设计模型。

30.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互联网+ ”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 ”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31.针对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按照行为方式划分,通常有下面四种:

ü 切断,可用性的威胁,资源被破坏或变得不可用或不能用,如破坏硬盘、切断通信线路或使文件管理失效。

ü 截取,机密性的威胁,未经授权的用户、程序或计算机系统获得了对某资源的访问,如在网络中窃取数据,非法拷贝文件和程序。

ü 篡改,完整性的攻击。未经授权的用户不仅获得了对某资源的访问,而且进行篡改,如修改数据文件中的值,修改网络中正在传送的消息内容。

ü 伪造,合法性的威胁。未经授权的用户将伪造的对象插入到系统中,如非法用户把伪造的消息加到网络中或向当前文件加入记录。

32.信息安全四个层次: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行为安全。

33.EAI:企业应用集成技术

Ø 表示集,界面集成,用户界面作为公共的集成点,黑盒集成,常用的集成技术主要有屏幕截取和输入模拟技术。

Ø 数据集,为了完成控制集成和业务流程集成,必须首先解决数据和数据库的集成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标识并编成目录,还要确定元数据模型,保证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分布和共享,白盒集成。相对而言,数据集成比表示集成更加灵活。但是,当业务逻辑经常发生变化时,数据集成就会面临困难。

Ø 控制集成,功能集成,应用集成,是在业务逻辑层上对应用系统进行集成的,集成点存于程序代码中,集成处可能只需简单使用公开的API就可以访问,黑盒集成。控制集成与表示集成、数据集成相比,灵活性更高。表示集成和数据集成所适用的环境,都适用于控制集成。由于控制集成是在业务逻辑层进行的,其复杂度更高一些。而且,很多系统的业务逻辑部分并没有提供API,集成难度就会更大。

Ø 业务流程集成,过程集成,超越了数据和系统,它由一系列基于标准的、统一数据格式的工作流组成。当进行业务流程集成时,企业必须对各种业务信息的交换进行定义、授权和管理,以便改进操作、减少成本、提高响应速度。


  

34.商业智能:利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

35.电子政务项目实施机构应在电子政务项目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根据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规定,向建设单位或本机构的档案管理部门移交档案。需经常利用的档案,可在办理移交手续后借出。

36.四控: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变更控制。

三管:合同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

  

一协调:沟通与协调业主、承建方Y设备和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37.存储转发:以太网交换机的控制器先将输入端口到来的数据包缓存起来,先检查数据包是否正确,并过滤掉冲突包错误。确定包正确后,取出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找到想要发送的输出端口地址,然后将该包发送出去。

38.综合布线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是一个从信息插座延伸至终端设备的区域

39.软件维护类型,其中(预防性维护 )的目的是检测并更正软件产品中的潜在错误,防止它们成为实际错误。 更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

40.技术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要求。

41.聚合:是整体与部分、拥有的关系。OMT法是目前最为成熟和实用的方法之一。它从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建模,每个模型从一个侧面反映系统的特性,三个模型分别是: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42.移动计算的特点:(1)移动性(2)网络条件多样性(3)频繁断接性(3)网络通信的非对称性(5)移动计算机的电源能力有限(6)可靠性低

43.数据流图: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向,包括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 。

44.技术评审: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目标是识别规范说明与标准的差异,并向管理提供证据,以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而且可以控制变更。

45.质量保证:检查开发和管理活动是否与已定的过程策略、标准和流程一致,检查工作产品是否遵循模板规定的内容和格式

46.软件审计: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

47.软件过程管理:启动和范围定义、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实施、评审和评价、关闭、软件工程度量。软件工程度量:进行在软件工程组织中有效地开发和实现度量的程序。

48.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项,软件配置管理的4个活动:配置项标识、配置项控制(变更控制)、配置状态报告和配置审计。

49.监理机构:(1)技术和质量的要求;(2)主要产品和服务的要求;(3)投标单位资格的要求;(3)验收方法、接收准则;(5)时间进度的要求。

50.综合布线:传输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其中三个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外加三个部分:工作区、设备间、管理。

Ø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内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设备组成,包括信息插座、连接软线、适配器、计算机、网络集散器、电话、报警探头、摄像机、监视器、音响等。

Ø 水平子系统:在同一楼层上,一端接在信息插座,另一端接在配线间的跳线架上,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将用户工作区引至管理子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符合国际标准,满足语音及高速数据传输要求的信息点出口。

Ø 管理子系统:线路管理器件及各种公用设备,系统集中管理,它是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桥梁,为同层组网提供条件,包括双绞线跳线架、跳线。

Ø 垂直干线子系统:主设备间至各层管理间,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交换机(PBX)、控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是建筑物干线电缆的路由。

Ø 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跳线架及相关支撑硬件、防雷电保护装置等构成。

Ø 建筑群子系统:将多个建筑物的数据通信信号连接成一体的布线系统,它采用架空或地下电缆管道或直埋敷设的室外电缆和光缆互连起来,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

51.电子标签RFID,也叫射频标签、射频识别,射频电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52.4G:2010年国际电信联盟把LTE Advanced正式称为4 LTE是应用于手机及数据卡终端的高速无线通信标准;WCDMA、CDMA2000和TC-SDMA属于3G;GSM属于2G。

53.组件:可替换的、物理的组成部分,它封装了实现体(实现某个功能),并提供了一组接口的实现方法。

54.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用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路由器报告差错或提供传输路径上有关传输异常情况的信息,但并不传输用户数据。

55.软件度量: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理解、预测、评估、控制和改善的重要载体。软件质量度量建立在度量数学理论基础之上。软件度量包括3个维度,即项目度量、产品度量和过程度量。

56.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适应复杂业务需求,将开发和运维也纳入到企业架构中,和运行架构一同组成了企业架构,实现服务共享的一体化信息系统体系,解决了企业数据一致性差、共享性低、交互成本高的诸多问题。

57.移动网络:受限于终端数量和传输特性,与PC长期共存,但不可能替代。

58.云计算:支持异构基础资源、动态扩展、、异构多业务体系、、海量信息处理等特征。其资源动态扩展特性与云计算的扩展性低,一旦需要扩展,需要重新构件全部数据模型描述完全相反

59.综合布线:先进性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业务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可靠和稳定性是指具有髙可靠性,不出现单点故障;可扩充性是扩大设备容量,提高可容纳的用户数量;实用性主要是满足当前的业务发展需要。

60.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媒介。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适合于短距离通信。非屏蔽双绞线价格便宜,传输速度偏低,抗干扰能力较差。屏蔽双绞线抗干扰能力较好,具有更髙的传输速度,但价格相对较贵。双绞线需用RJ-45或RM1连接头插接。UTP传输距离不超过100米。

61.以太网(Ethernet)指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b/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 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 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包括标准的以太网(lO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 (10Gbit/s)以太网。它们都符合IEEE 802.3。常见的802.3 应用为:10M: 10 Base-T (铜线UTP模式);100M: 100 Base-TX (铜线UTP模式);100Base-FX (光纤线);1000M: 1000Base-T (铜线UTP模式)。

62.IEEE 802系列常见标准包括: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 IEEE 802.3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和物理层规范(以太网);IEEE 802.4令牌传递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Token Bus); IEEE 802.5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Token Ring); IEEE 802.7标准定义了宽带技术;IEEE 802.8标准定义了光纤技术; IEEE802.il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63.软件设计: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其中结构设计是指(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

64.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CM,为了标识变更、 控制变更、确保变更正确实现并向其他有关人员报告变更。关键活动:配置项、工作空间管理、版本控制、变更控制、状态报告、配置审计等。软件配置管理的4个活动:配置项标识、配置项控制(变更控制)、配置状态报告和配置审计。

65.监理规划:包括项目概况、监理范围和目标、主要监理措施、监理组织机构、项目监理工作制度用来指导监理机构开展监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66.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 框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具体内涵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

67.索赔分类:按索赔目的分类,按索赔处理方式分类,按索赔对象分类。

68.按索赔目的分类:工期索赔;经济索赔。

69.索赔原则:必须以合同为依据;及时、合理地处理索赔,以完整、真实的索赔证据为基础;加强主动控制,减少索赔。

70.软件审计: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

71.软件配置项: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活动的产物经审批后,配置项包括:与合同、过程、计划和产品有关的文档和资料;源代码、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相关产品,包括软件工具、库内的可重用软件、外购软件及顾客提供的软件等。

72.软件质量保证(SQA):建立一套有计划、有系统的方法,来向管理层保证拟定出的标准、步骤、实践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被所有项目所采用,目的是使软件过程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是可见的,通过对软件产品和活动进行评审和审计来验证软件是合乎标准的。软件质量保证组在项目开始时就一起参与建立计划、标准和过程。这些将使软件项目满足机构方针的要求。

73.功能测试:黑盒子测试,数据驱动测试,一般从软件产品的界面、架构出发,按照需求编写出来的测试用例,输入数据在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进行评测,进而使产品更加达到用户使用的要求。

74.软件测试及其管理

1) 配置项测试:检验配置项与SRS的一致性,依据是SRS(含接口需求规格说明)。

2) Alpha测试和Beta测试:Alpha指用户在开发环境下测试;Beta指由用户在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测试。

3) 回归测试,测试软件变更之后,变更部分的正确性和对变更需求的符合性,以及软件原有的、正确的功能、性能和其他规定的要求的不损害性。

75.招投标

1)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

2)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3)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的

4)询价方式采购,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

76.可行性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虽然比详细可行性研究报告粗略但对项目已经有了全面的描述,可作为正式的文献供决策参考,可依据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形成项目建议书。

1)立项:通过审查项目建议书决定项目的取舍,即通常所称的“立项”决策

2)项目论证:一般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是筹措资金、向银行贷款的依据,是编制计划的依据,是否实施的依据。

77.软技能包含:有效的沟通;影响一个组织;领导能力;激励;谈判和冲突管理;问题解决。

78.CMMI,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模型。

1) 初始级:开发过程是临时、有时甚至是混乱的,靠个人能力来取得成功

2) 可重复级:建立基本管理过程来跟踪成本、进度和功能,过程和方法可重复使用,成功经验用于当前和今后类似的项目

3) 已定义级:被文档化、标准化,所有项目都使用一个经批准的、特制的标准过程版本,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适当剪裁。

4) 已管理级:为质量和过程绩效建立量化目标,以此作为管理过程的依据。过程和产品都被置于定量的掌控之中

5) 持续优化级:运用从过程、创意和技术中得到的定量反馈,来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持续改进。

79.软件体系结构评估:基于调查问卷或检查表的评估方式;基于场景的评估方式;基于度量的评估方式。用一系列软件的修改来反映软件体系结构的易修改性方面的需求属于基于场景的评估方式。

80.数据仓库系统:数据源、数据存储与管理、OLAP服务器以及前端工具与应用四个部分。

81.网络综合布线: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和网状型等,其中以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使用最多。采用按国际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点: a)性能价格比;b)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c)设计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d)充分适应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e)大大减少维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及费用;

82.CRM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策略,注重与客户的交流,企业的经营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传统的以产品或市场为中心;注重提高用户满意度的同时,一定要把帮助提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作为重要指标;实施要求企业对其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将业务的中心转移到客户,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有重点地采取不同的策略。

83.国家信息化体系: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1)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主阵地,体现建设的需求与利益;2)信息资源的开发,核心任务,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3)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共享的必要手段;4)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5)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根本保障。

84.测试:检查软件是否正确、是否满足需求,而需求包含功能需求、性能需求以及质量需求等成分,因此软件需求是测试软件质量的基础,而软件分析、软件设计和软件实现是为了实现软件需求而做的技术工作。

85.开发标准:为软件开发提供了指南并为技术行为规定了准则,开发文档记录了开发成果,维护手册为软件投入运行后提供维护指导,用户手册为用户提供操作软件的指南

86.Web Service 中的角色包括:服务提供者、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注册中心

87.ABC分析。

  相关链接:歌词网

标签:  股票新手入门 
作者:piikee | 分类:股票新手入门 | 浏览:123 | 评论:0